圆中国梦的文明使者
时间:2014-03-18 10:58:53 来源:
------“最美家庭”杜海龙周雪玲夫妇
    
      南阳妇联网讯      “方城县杜海龙”是网络报刊的知名人物。《人民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青网》、《河南文明网》、《大河报》等报刊报道:退伍军人杜海龙的精彩人生;收藏剪报数十年一朝捐给图书馆;惊世大发现——张骞后人在博望;寻访无名烈士知情者,遗属音讯在何方?破酒瓶经他手转身成宝贝;博望锅盔——世界上最早的军用压缩干粮;河南方城剪报大王发了“才”;河南省方城县发现《乔家大院》一座分号;央视大剧《荣誉》一句台词惹毛“粮食人”;杜海龙叔叔帮我送回家;张骞的方城博望镇后裔寻根陕西汉中……
     它们都是河南省方城县粮食局一名普通司机杜海龙的故事链接再现。杜海龙周雪玲夫妇立足本职工作,坚持不懈学习科学知识,学习雷锋精神,投身公益事业,无私帮助他人,用辛勤的汗水,传递正能量;用诚信友善,传递和谐文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的家风,创造了幸福生活的价值,家庭文明健康向上,奉献爱心的实际行动和人生追求,为当代家庭树立了学习榜样。
一、践行风尚文明播火的楷模
     杜海龙是方城县粮食局的一名司机,现年50岁,1979年参加人民解放军,1985年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嘉奖7次,被评为“学习雷锋、张海迪,自学成才标兵”。从1986年回到地方参加粮食战线工作,先后担任粮库保管员、司机、工会主席、副所长,副股长,他发扬雷锋精神,服从工作安排,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兴一行,先后荣获“河南省科技创新优秀人物”、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省、市、县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获得国家四项专利,南阳市政府科技成果一、二等奖四次。发明创新,中外独特的酒瓶切削工艺品新领域,化腐为美,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宣传生态文明,被环保部门誉为“环保大使,不同凡响”。被评为“南阳首届十大书香个人”、“十大收藏家”。2013年,杜海龙夫妇回绝了无数收藏家的高价收藏要求,将剪集了30多年的剪报、藏书、珍贵文献2800多册及800多本连环画,全部捐献给南阳师院,被聘为“荣誉馆员”,赠送“捐书育学子无私传大爱”匾额,先后被央视、省、市、县电视电台报刊报道。                 
    好人大爱感染、净化了人类美好的心灵。无论是担任基层领导还是司机,他总是走到哪里,记到那里,写到那里,被称为“方向盘上的文史专家”,他开车走到哪里,那里就有文史,那里就有故事,那里都会金灿灿。历任粮食局领导对他更是关怀备至,让杜海龙担任司机,是给他提供有利的条件,让杜海龙发挥学习雷锋,精神文明示范带动作用。尤其是杜海龙的方城烩面、世界上最早的军用干粮---博望锅盔等等文章,吸引了无数宾客,慕名寻师学习,杜海龙成了牵线搭桥的人,方城烩面走向全国成了金字招牌,安排无数人员再就业,杜海龙夫妇功不可没。
    2009年,周雪玲被河南省妇联评为“好媳妇”。她现年47岁,是一名普通女工,她崇德向善,与丈夫和睦相处相敬如宾,结婚26年,没有因为家庭家务,影响丈夫一天工作,爱岗敬业,服从工作安排,无论是干营业员,还是当保管员,不怕累,不怕脏,20多年如一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杜海龙的祖父杜德林是解放军二野四十大队长,在赊店潜伏侦察敌情,因为叛徒出卖,英勇牺牲,祖母坚贞不屈,被匪徒剜去双眼,惨不忍睹。解放后,杜家受到政府的关怀照顾。周雪玲的父亲是参加抗美援朝的老兵,丈夫杜海龙也在部队服役六年,为了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饱含爱国情怀的周雪玲,2010年8月,她毅然决然,将大学刚刚毕业的独生儿子送入军营,保家卫国,奉献青春。如今,儿子在总参某部任二期士官,以严守军事机密,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技术受到了首长和战友的好评。周雪玲承担家务,热心公益事业,关爱聋哑困难家庭杨耀五6年,送衣送物,无言家庭与外界联系困难,通过杜海龙夫妇在电台报刊“无言家庭亟需有情呵护”呼吁,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爱心人士的救助,使杨耀五全家7口人,享受了农村低保户待遇,解除了后顾之忧。残疾人李杰因为肢体残疾行动不便,生活困难,爱人离异,杜海龙夫妇帮助他解决困难,根据他爱好书法的情况,联系残联、文联、书协领导老师们关照他,进行学习培训,帮扶指导。并亲自联系几家装裱店,对李杰的书法作品装裱出售,不但解决了他的生活燃眉之急,而且给他找到了未来的生活门路。            
    2008年7月,周雪玲忍受车祸的疼痛,配合丈夫挖掘整理文史资料40多万字,艰难寻访张骞后人,为丝绸之路源头在河南、在南阳,为“中国丝绸之路高层论坛”召开,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受到了南阳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当单位为进入财政编制指标紧张,数量有限时,熟悉他的人都会劝他:你在南阳文史方面挖掘了那么多的资料,贡献大,找市长、县长肯定会帮助你解决的!而杜海龙却说:打造厚重河南、文化南阳是每个河南人的责任,这是我应该做的,不应该给领导添麻烦。杜海龙文章在网络上的知名,引起影视剧导演关注,八一电影制片厂龚艺群导演,有意让杜海龙出演,央视60集《乡里彩虹城里雨》主要角色,爱人周雪玲支持鼓励丈夫积极参与,义无反顾的担负起幕后英雄,为丈夫助演考试台词,无数拍摄片场“一条过”,让龚导演和剧组成员,为这位普通女工的辛勤付出,称奇赞叹。周雪玲作为长媳,敬老爱幼,孝敬公公、婆婆,做饭洗衣,对弟弟妹妹情同手足,为了大家庭辛勤操劳,直到最小的兄弟娶了媳妇有了孩子,也没有分家。被称为“长嫂比母”的典范。
二、渴望知识丰产丰收的学者
    杜海龙热爱学习,渴望知识,1979年入伍至今剪集报纸30多年,2000多卷,下分科技、农业、企管等四十个门类;订阅《世界发明》、《发明与革新》等杂志;创办“创新发明读书会”。为普及科普知识他把剪报送入机关、军营、学校,让更多的人了解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运用剪报得来的知识搞发明创造,特别是研究地震入了迷,国家地震局丁国瑜主任高度赞誉他“地震是地球能量守恒的振荡反映”的研究,特邀请杜海龙参加第四届国际天文学研讨会,与中外专家进行了广泛地交流。
    在本职工作方面,针对粮食战线绿色储粮,减少药物防治虫粮污染危害,杜海龙在全系统加大对粮食储粮害虫的攻克防治措施,成立了攻克螨虫研究组,深入粮仓库房,农户家中,探索保粮措施,研制了仓库防漏剂,诱杀粮虫灯(剂),降低了费用开支,减轻劳动强度,绿色储粮研究,减少了药物的残留,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三、发明创新带动致富的顾问
    为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杜海龙联系发明创造的干部、工人、农民和技术工程人员,组织召开“金点子”例会,手把手引导启发想发明的爱好者,进入发明的殿堂。县政府干部曹金斌带动群众种植裕丹参,造福一方,接触到杜海龙的金点子启发帮助,成功地研发仿野生裕丹参项目,并申报国家专利,产品先后同白云山、黄埔等大制药公司签订包销合同,让成为裕丹参大王的曹金斌,尝到了科学创新的甜头。杜海龙引领酒瓶收藏切削技术,产品独特、低碳环保,全国来请教的络绎不绝,他手把手义务传授切瓶子技术,开拓了酒瓶收藏界的新理念。城关镇养殖大王张金箱,在杜海龙的发明创造例会上,交流钻研养猪技术,建成了二个养猪场一个养鸡场,示范带动了全县养猪事业的发展。杜海龙的发明创造读书屋,被《中国收藏》评为资料库成员,被央视誉为“剪报大王”,各行各业的人上门拜访请教、阅读,杜海龙夫妇热情接待交流,无偿帮助,只要借阅者有借出的要求,杜海龙都会准备好专备的书盒装好,送上车。他的读书屋成为面向社会普及科学、健康生活的阅览室,是县城的一大亮点。带着小孩来参观阅读的市民络绎不绝。原县豫剧团团长、退休干部张建远开着车,一次拉走500本,到乡下帮助杜海龙传播科学技术,让农民学到了种田的本领,开阔了视野。张建远获得了写作收益,为了下一代的教育,出了多本书。
四、辛勤耕耘热心公益的使者
    杜海龙善于学用结合。电视剧《荣誉》里一段台词,伤害了粮食战线的干部职工,凭着从剪报中学到的法律知识,杜海龙较真剧组,呼吁法律护卫国粮,最后该片制片人公开向全国粮食人道歉,修改了台词,轰动了影视界和全国粮食人。为了博望粮所面粉厂的生产发展,他亲自担任面粉厂厂长,引进小麦等级粉生产线,带头扛麦包卸车,带病下车间上夜班,在学中干,干中学,调试机械前,他成了专家,厂家的工程师惊奇的说:象你这样成为专家的人,在全国真少见。他创意“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先行牌”商标,涵盖粮食主食化产品。过硬的质量,响当当的品牌,拓宽了粮食企业产品销路,使以粮为主的加工产品,供不应求。杜海龙钻研实干精神和创新创造事迹,得到了省、市、县、局领导的支持肯定,他先后荣获“河南省科技创新优秀人物“,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优秀共产党员”、省、市、县先进工作者荣誉,被河南省粮食局领导誉为“拥方寸览天下,观报海知古今”的人。
杜海龙利用业余时间剪报、读报、用报,发明了咀嚼式刷牙球和一次性防伪酒盒,又触类旁通,研发电热药物乳罩的国家专利。他的《城壳篓旧事》被政协文史资料收录在册在网,在网络上,被首都师范大学拍摄同名电影,参加了世界大学生电影节,杜海龙在剧中担任角色。
    杜海龙精彩的人生、丰富的知识、执著的追求,受到了南阳市和方城县领导的青睐,点名让其进入发掘本地历史文化群体。在举办的“中国丝绸之路高层论坛”上,杜海龙夫妇根据十余年前,寻访张骞东行的遗址和后人时,发现的大量人物史料情况,力排众议,提出丝绸之源在河南、在南阳的依据,得到中外专家学者的肯定和好评。大河报、南阳日报对此均做了新闻报道。乔家大院分号、《方城烩面》、世界上最早的军用干粮—博望锅盔、《方城岩画》等等历史文化考证和发掘,随着电视报刊对杜海龙读书屋的宣传,不少群众来请教解惑。杨集乡农民任城得的儿子被倒塌房屋砸伤,虽然保住了命,花了三万多元,但被告人以躲逼房产权属推卸责任,一审二审判决任家一输再输,胜诉无望的任城得,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希望杜海龙救助,为了让农民省钱,仗义执言的杜海龙谢绝律师,在庭审最终裁定的关键,明察秋毫,揭露被告以“新稿纸证言老事件”伪证,使农民任城得当庭胜诉。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杜海龙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那,富有爱心的他敢扶起摔伤的老人,还把老人送回家;一次出车,杜海龙发现浓烟滚滚的山火,拨打电话告知有关部门扑救;在办公室发现有送错了的信件,怕人家误事,他会找上门,给人家;发现有打架斗殴的,他还会出面阻劝或报警;一次某电视台受到卫星干扰,播放邪教信号,杜海龙发现后,当机立断急报有关部门,紧急停机,消除了不良影响;杜海龙开车有个习惯,遇上打车的人,尤其是学生,他会让人家坐上车,为的是,以自己的微薄之力,让人们多些理解信任,共建社会和谐文明……杜海龙爱管闲事,有的人,对他的做法非常不理解,杜海龙承受埋怨、误解和委屈说:为了社会大家庭的文明发展,无动于衷的冷漠,心里不舒服,良心上过不去,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用善行爱心,为党旗增光辉,为党的队伍出一点点力,感到充实、自豪、骄傲!
    他们夫妇20年如一日的习练太极拳,春夏秋冬,义务向大众培训,传授拳械和理论知识,自己制作艾条,给伤痛者义务艾灸保健授拳,受益数千人,杜海龙被方城县第一小学聘为太极拳教练,被方城县第三小学聘为书香校园辅导员,让师生家长有了新的课堂。2012年第七届全国农运会,杜海龙带队参加汇演,被评为南阳市武协常委,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发挥了骨干模范作用。
 

Copyright?2023 南阳市妇女联合会 All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南阳网豫ICP备130237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