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晖:奔赴南召12次为山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时间:2012-08-15 19:49:56 来源:
从2006年12月开始,他用爱和坚持在虚拟的网络里发起了一场爱心捐助活动——“母亲助学金”。6年里,他先后共收到捐款254415.9元,帮助贫困大学生210人次,中学生195人次,小学生400人次.并帮助8位大学生、65位高中生,约80位小学生结成了一对一的互助。其中募集的21.1万元助学金都发放到南召的贫困学生手中,并为南召两个小学建立阳光活动室。他就是河南大学外语学院80后青年教师张晓晖。
  
  7月22日,张晓晖来到南召县留山镇正弘希望小学、上官冶建希望小学、大沟小学,为这里的63名贫困学生发放了10460元助学金,还给125名学生每人发了一套文具……这已是张晓晖第12次奔赴南召为山区的孩子发放助学金和文具了。
  
  以母亲的名义发起助学金
  
  张晓晖是江苏人,2005年来到河南大学任教。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很多事情深深地触动着他的心灵——那个因为家里有5个姐妹、为分担父母肩头的重担而退学去南方打工的学生;那个因为生活费不足,一天只吃两顿饭、饿了就睡觉的学生……“如果没看到那些学生,我真的不知道贫穷原来是这个样子,不知道在他们那纯真笑容的背后还隐藏着这么多的痛苦。”在心灵的痛苦和煎熬中,一个建立助学金的想法逐渐浮现在张晓晖的脑海中。2006年12月6日,张晓晖发了一篇博文,题目为《很激动,失眠了,大家一起帮帮这些甚至用睡眠抵抗饥饿的学生》,我在博客上发出了倡议:大家一起帮帮这些贫困学生吧。原本只是一次心灵的表达,没想到竟一呼百应。一个以母亲的名义,以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为宗旨的母亲助学金爱心救助行动就从那时开始了。”那次,张晓晖带头捐出了1000元,没多久就有8位网友捐出2500元。1个多月后,张晓晖将这3500元送到了7名贫困生手中。也就是从那一天起,“母亲助学金”在博客上真正建立起来了。“母亲的爱是最伟大的,也是不求回报的,我希望参与‘母亲助学金’捐助的人,能够像无私的母爱一样不求回报。”张晓晖这样向记者解释“母亲助学金”的名字。
  
  张晓晖说,他原本打算捐助这一次后就不再继续了。但是不断有网友从全国各地汇款过来,是最纯洁的人与人之间的无私关爱之情支持着他,使他下定决心将这‘母爱’般的救助行动持续开展下去。就这样,爱心不断的从四面八方甚至海外汇聚过来,呈现在张晓晖的博客上。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同事的父亲告诉他在国家级贫困县南召县还有很多贫困学生上不起学,经过实地考察,张晓晖将资助地选择在了南召山区,于是南召山区的几个学校成了他每年寒暑假都必须要去的地方。
  


  张晓晖为南召县留山镇上官冶建希望小学的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
  

  保证捐款都用在孩子身上
  
  “我支持你,虽然我正在还房贷,但我只想申明一点,请务必将这些钱用在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网友石头的留言道出了很多人的担心和心声。据张晓晖介绍,刚开始,捐款人大多是自己的大学同学或是曾经的老师,更多的网友不是不想捐款,而是在观望,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人们最怕的就是被欺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晓晖用信息透明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信任。
  
  “直接捐助贫困生,无任何中间环节,保证所有捐赠100%落实到学生手里。”这是张晓晖给出的承诺,他每次外出都是路费自理。“付金海11000元、开封金明旭日学校5000元、兜兜YANG1500元、张国慧1000元、紫藤落葉200元……”捐款信息在博客中实时更新,每位受助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每笔捐款去向都随时对外公布,接受监督;而账户每支出一笔钱,张晓晖都会把受助者信息和银行凭证寄给捐款人。“这个社会从来不缺少爱心,只是需要提供让他们放心的渠道。”张晓辉说。
  
  除了本校大学生外,“母亲助学金”给予了山区孩子更多的关注。每逢假期,张晓晖做的最多的就是去山区支教。备课教课之余,张晓晖按照当地提供的学生名单,一家一家进行家访,谨慎确定每个受资助的人。有一次,为了对一名住在山顶的学生家访,张晓晖和同学走了近5个小时的山路,因为天气炎热,到下山时,用同学的话说就是基本上已经“连滚带爬”了。“钱是大家一笔一笔捐来的,代表的是一颗颗爱心,我一定要让这些钱用在真正该用的地方上。”张晓晖这样告诉记者。而每次去山区的来回路费、食宿费用以及买给山区孩子的小礼物都是他自己掏腰包,只有直接送到学生手中的钱出自于助学金。几年来,张晓晖自己就捐出了8万余元,这是他这6年来兼职所得的全部收入。
  
  不求回报却在收获着回报
  
  为了汇总所有学生的资料、整理捐助信息、跟踪学生情况和捐助动态,为了保证捐助的有效性而去学生家里家访、给每个学生写信、为每个捐助人开据捐助证明等等这些繁杂事情,几乎占用了他所有的业余时间。有时候,他也会觉得累,他说这并非他的主业,但他停不下来,因为这里承载了太多人的爱与希望,他必须向前,不断的前行。每年寒暑假,他都会自费去山区支教助学,尽管一趟路程就要30多个小时,尽管山区潮湿多雨、山路崎岖陡峭,尽管一到山区他就会因水土不服而全身过敏,当他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看到他们因为受到资助发自内心的幸福神情,一切疲倦就都被驱散了。
  
  每次捐助时,张晓晖都会仔细地选择帮助对象,而且会鼓励他们好好生活,自信地面对未来。山区里的那些孩子,时常会给张晓晖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并把自己的心事告诉他,无论多忙,张晓晖都会回信,他知道对那些孩子而言,自己的信不仅是种鼓励,还是种寄托。
  
  随着更多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母亲助学金”一天天成长壮大起来,而最让张晓晖感到欣慰的是收到那些来自曾经接受资助的学生的捐款。
  
  小王曾经是一名接受资助的大学生,在暑假里打工挣了500元后,毅然为助学金捐了100元,成为第一个回捐的学生;一位名叫周晓明的研究生罹患癌症,“母亲助学金”曾对他有所帮助,他在弥留之际将手术所剩的4000元钱全部回捐“母亲助学金”,用以帮助其他更需要帮助的贫困学子。
  
  “2006年刚开始创办时,我没想到能做这么久,是捐款过程中的人和事感动着我,是孩子们那羞怯而灿烂的笑容激励着我。虽然捐助数额有限,但能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在他们心灵中注入爱和感恩,是这个活动最大的意义。我会继续做下去!”张晓晖坚定地说。
    
  未来方向是帮助贫困的高中生
  
  张晓晖小时候在农村生活过几年,深深热爱着农村。大学期间,他利用暑假去农村做留守儿童与剩余劳动力调查,关心生活在农村的弱势群体。而他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大学教师,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去做一些有意义的爱心活动关注那些贫困的人们。
  
  谈到现在的捐助情况,张晓晖表示他会坚持下去,无论钱有多少,他都会用这种方式来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他觉得自己很幸福,身边有很多人的支持,让他更坚定地走下去。张晓晖打算一步一步来,慢慢发展“母亲助学金”,把它当做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小学生、初中生上学免了学费,寄宿的贫困生还有生活补助;大学生上学期间有很多奖学金和助学金,唯独高中生这一个群体,现在国家关注的还少。”除了现在固定的帮助外语学院贫困生和南召山区贫困生的工作外,张晓晖还打算下一步去帮助那些贫困的高中生。帮助贫困的高中生,成了张晓晖的“母亲助学金”未来工作的方向。
  
  “我每年都会举行资助活动,将钱捐出后,还会有新的捐款汇入,然后就等待着帮助另一群孩子。”他谈到虽然现在账户上的捐款不多,但他希望每一笔都能尽快地捐出去,让那些需要资助的孩子们尽早得到帮助。
  
  “给别人一个微笑,别人还你一个微笑,那么空气中就洋溢着幸福。”张晓晖用自己的坚持和爱,与许多好心人一起,把“母亲助学金”发展下去,将它汇聚成一股爱的暖流,源源不断地温暖着那些受资助学生的心灵。
  
 

Copyright?2023 南阳市妇女联合会 All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南阳网豫ICP备13023795号